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改)
[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②髡:剃去头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箕踞骂之箕踞:指傲慢的坐姿 |
B.王长者,不倍德倍:背离,背叛 |
C.会事发觉会:恰逢 |
D.士争临城死敌敌:敌人,仇敌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
B.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
C.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
D.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
C.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土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⑵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胡惟庸,定远人。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①事。七月拜右丞相。
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②,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传。帝怒,责捕盗于代县。平谅侯费聚奉命抚苏州军民,日嗜酒色。帝怒,责往西北招降蒙古,无功,又切责之。二人大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诱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善长之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令阴说善长。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惟庸益以为事可就,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十二年九月,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帝怒,敕责省臣,尽囚诸臣,穷诘主者。未几,赐广洋死,广洋妾陈氏从死。帝询之,乃入官③陈知县女也,大怒曰:“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于是惟庸及六部堂属咸坐罪。明年正月,涂节遂上变,告惟庸。帝大怒,乃诛惟庸、宁并及节。
(节选自《明史·胡惟庸传》)
[注]①省:中书省。②封事:密封的奏章。③入官:旧时把罪犯的财产没收入官府,即充公。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杀黜陟陟:晋升。 |
B.馈遗金帛、名马、玩好遗:留下。 |
C.皆夜有火光烛天烛:照亮。 |
D.穷诘主者诘:追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胡惟庸“有异谋”的一组是()
①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②挟医视,遂以毒中之③令在外收集军马④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⑤致书称臣于元嗣君⑥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广洋被贬后,皇帝难以选择出任丞相的人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设置丞相,胡惟庸独自掌管中书省的政务。 |
B.大将军徐达极恨胡惟庸的奸邪,于是胡惟庸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算计徐达,但这件事被福寿揭发了。 |
C.胡惟庸暗中游说李善长与他谋反,李善长开始不答应,不久便同意了,因此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 |
D.胡惟庸杀了驾车的人,引发皇上大怒。胡惟庸非常害怕,就与陈宁、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并且暗中告知亲信。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2)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敞传
【东汉】班固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①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②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③。”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④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书·张敞传》)
【注】①一切:暂时;权宜。②贳:赦免。③受署:接受官府委任官职。④便面:扇子。因其便于遮面而称“便面”。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胶东相拜:授官 |
B.国中遂平国:全国 |
C.出从童骑从:带着 |
D.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妩:漂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敞“治贼行为”的一组是()
①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②居皆温厚,出从童骑
③令致诸偷以自赎④敞皆以为吏,遣归休
⑤引古今,处便宜⑥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任京兆尹时得到皇帝特许,捕盗有功的官吏可以得到比京畿三辅更优厚的奖励。 |
B.张敞治贼自告奋勇,有勇气;能听取别人意见,很虚心;采取的办法多,取得良好效果。 |
C.黄霸曾被评为政绩第一,但是任京兆尹时不称职,结果长安治安混乱,盗贼特别多。 |
D.虽然皇帝器重张敞,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听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重用他。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译:
(2)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译: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②孟子曰:“不挟③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
【注】①谅:诚实。②便辟:阿谀奉承。③挟:倚仗。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
请分别简述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敞传
【东汉】班固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①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②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③。”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④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书·张敞传》)
【注】①一切:暂时;权宜。②贳:赦免。③受署:接受官府委任官职。④便面:扇子。因其便于遮面而称“便面”。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胶东相拜:授官 |
B.国中遂平国:全国 |
C.出从童骑从:带着 |
D.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妩:漂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敞“治贼行为”的一组是()
①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②居皆温厚,出从童骑
③令致诸偷以自赎④敞皆以为吏,遣归休
⑤引古今,处便宜⑥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任京兆尹时得到皇帝特许,捕盗有功的官吏可以得到比京畿三辅更优厚的奖励。 |
B.张敞治贼自告奋勇,有勇气;能听取别人意见,很虚心;采取的办法多,取得良好效果。 |
C.黄霸曾被评为政绩第一,但是任京兆尹时不称职,结果长安治安混乱,盗贼特别多。 |
D.虽然皇帝器重张敞,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听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重用他。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译:
(2)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译: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②孟子曰:“不挟③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
【注】①谅:诚实。②便辟:阿谀奉承。③挟:倚仗。
(1)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
(2)请分别简述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