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__。
(2)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0分)A—J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高熔点物质,D是一种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2)C与D在高温下的反应在冶金工业上称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引发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H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2分)(1)现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54 g 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67.2 L(标准状况)氢气;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①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E2C的过程:。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②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限度比S与H2反应限度 。(选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③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后,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Si、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C.干冰升华、液态水转变为气态都要克服分子内的共价键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本题共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IA |
ⅡA |
ⅢA |
ⅣA |
VA |
ⅥA |
ⅦA |
0 |
|||
| 1 |
a |
b |
||||||||
| 2[ |
c |
d |
e |
f |
g |
|||||
| 3 |
h |
i |
j |
k |
l |
|||||
| 4 |
m |
] |
n |
|||||||
(1)h元素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元素与f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
(4)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c2a4与n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c5a1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分别写出三个装置中铁片表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C。
(2)一段时间后,B中Sn(锡)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不变”)。
(3)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了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被消耗,则原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两装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因此有人提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双选题,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
| A.金属活动性铝比镁强 |
| B.金属活动性镁比铝强,两装置中镁均为负极 |
| C.仅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
| D.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受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强氧化性等因素的影响 |
(2)写出甲图中的电极反应式:
①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铝片与NaOH溶液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测得乙图中实验前铝片的质量是10g,实验后的质量是4.6g,则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为L(标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