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中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
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自然
条件有哪些?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处,理由
__。
(3)如果以该区域的农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等工业。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图1方框中Ⅰ、Ⅱ、
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耕地紧张
②乱砍滥伐
③植被破坏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②①④ | D.④①③② |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
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特征,
并由此区分。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3)在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规律。影响这
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从2006年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开始建设蚕桑基地项目,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桑蚕业中心的战略大转移。
材料二:“西气东输”Ⅱ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
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2012年将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材料三: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我国将在图中甲市建设石化工业新区,新区
规划面积27平方千米。
材料四:珠三角地区桑蚕西移主要方向和“西气东输”Ⅱ线工程示意图
(1) 分析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桑蚕生产区位优势逐渐减弱的原因。
(2) “西气东输”Ⅱ线工程完工后,对珠三角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3) 分析甲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左)。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右)。
(1)右图所示地层,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
年前后比现在,理由是。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是。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