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9月22日,美国政府发表《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一文,提出了战后日本以实物支付战争赔款的原则。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决定着手制订和实施赔偿计划。1947年6月通过的《远东委员会对投降后日本之基本政策的决议》对战争赔款再次重申:“为惩处日本之侵略行为起见,为公平赔偿各盟国因日本而受之损害起见,为摧毁日本工业中足以引起重整军备之日本战争潜力起见,此次赔款,应由日本以现存资产设备及设施抵付之,或以其现存及将来生产之货物抵付之。”“杜鲁门主义”出笼后,美国军方人士主张将日本作为亚洲的“生产工厂”,要求制订新的赔偿计划。之后,先前被指定为拆迁赔偿的大批工业设施停止拆迁。1949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由国务院、陆军部共同起草的13/3号文件,取消先前的赔偿分配原则,停止实施拆迁赔偿方案。
——摘编自王哲申晓若《二战后战争赔款与日本反省战争的态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战争赔款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战争赔款政策变化的影响。
回顾中国人民和青年走过的历程,展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上的讲话
请问:五四精神有什么含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关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让位导致辛亥革命失败;还有人认为:不能仅以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分析,在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下,让位是明智的,应予以肯定。对此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本来可以使中国走向近代化,可惜康梁发动的戊戌变法中断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再次提供了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机遇,可惜辛亥革命中断了它的进程,使中国再一次丧失了走向近代化的机会。”请你简单评述上述观点。
当洪仁玕写出了《资政新篇》后,有人说:“若无天京变乱,我们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认为:“秀全以匹夫之勇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你怎么样看待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