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依然没有战斗,没有遇到抵抗。”这说明被推翻的临时政府( )
A.与沙皇政府性质一样 | B.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 |
C.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 D.已转成帝国主义代表 |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
以下各项水利工程,修建于汉朝以前的是()
A.龙首渠 | B.漕渠 |
C.都江堰 | D.白渠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犁牛耕的推广 |
C.国家走向统一 |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下表说明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
时间 |
发达国家间贸易 |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 |
1965 |
59.0 |
32.5 |
3.8 |
1970 |
62.1 |
30.6 |
3.3 |
1975 |
46.6 |
38.4 |
7.2 |
1980 |
44.8 |
39.0 |
9.0 |
1985 |
50.8 |
35.3 |
9.0 |
1990 |
55.3 |
33.4 |
9.6 |
1995 |
47.0 |
37.7 |
14.1 |
(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贸易趋向统计年鉴》)
A.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贸易失衡激化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