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②用电子式表示A、B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
③D2C的电子式为;
如图是几种烷烃分子的球棍模型:
(1)A、B、E三种烷烃的关系为________,C、D、E的关系为_。
(2)用习惯命名法命名:D_______。
(3)E的一氯代物有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第4分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已停止 |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
C.3v(X)=2v(Z) | D.c(X) :c(Y) :c(Z) =" 7" :9 :2 |
某班学生分成甲,乙两小组分别探究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甲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来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加热反应并验证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a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甲中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乙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瓶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
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4)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醇(CH3OH)是一种优质燃料,(1)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CO2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Mol气态甲醇(CH3OH)和1Mol 水蒸汽并放出49 kJ的热量。请回答:
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其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如图所示最相符的是。
(2)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和氢气的反应速率:
v(CH3OH)=。
v(H2)=。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v (CO2)增大的是。
A.加入催化剂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升高温度
③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