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明清的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什么国家的劫掠者劫掠的?(2分)
(3)写出使中国从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至少写出四个。4分)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它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请回答:
(1)根据下图,说出战争的影响和特点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称为什么体系。有人评价:该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试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一战后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请写出它的名称和它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大成就。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历史证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前提。请回答:
(1)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哪一文件的颁布解决了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该文件的颁布对战争的意义又是什么?
(2)19世纪后期,俄国用什么方式解放了农奴?该举措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3)如何对待农民和农业问题,是十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上,各国对待“三农问题”的举措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明治时期,日本工业、军事得以蓬勃发展的两个条件中国并不存在。日本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工业与建设自己的军队,靠的是对农民征税,而中国农业却无法负担日益增加的税捐。内战与暴动引起的破坏、银价提高而导致的贫困化、愈来愈频繁的饥荒和水灾,致使19世纪下半叶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甚或倒退。……还有无效率的官僚机构的重压,红利分配太高……国家非但不保护新兴工业,反而按照旧观念,沉重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谢和耐[法]《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对外则通过向亚洲近邻小国家实行侵略掠夺,获取资金。……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日本相比中国无法建立自己的工业和建设自己的军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政府为获得资金采取了什么途径?日本实现殖产兴业的过程有何特点?
(3)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77年前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追根溯源在明治维新时已经埋下祸根。请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对此加以说明。
(4)读史可以明智,综上,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他可以将敌方的海军舰队封锁在港口里,并掐断敌方的海外贸易航线。在英国海上力量的保护下,英国的海外贸易航线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繁荣发达的海外贸易不仅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更为英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争经费。——《英国海上霸权与大英帝国》
材料二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最新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德国海军开始了飞速的扩张。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布“德国的未来是在海洋上”……德国利用英国对布尔共和国的战争在整个欧洲唤起的对英国的普遍敌意,挑衅英国的海上霸权……这样,由于对英国海军的挑战,以及对法国和斯拉夫人的这些侵略,它迫使英法和俄国形成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
——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外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香港《文汇报》2014年2月13日社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海军发展与英国海外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海军飞速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法俄“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形成的具体内涵。
(3)比较材料二、三,回答德国与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