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曾出现过这样的诗句:“十年前是一重囚,也逐欧风唱自由”,“文明未播中原种,美雨欧风只自暖”。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显示了欧风美雨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B.体现了对欧风美雨的向往和欢迎 |
C.反映了主张中国全盘西化的政治思潮 |
D.流露了对欧风美雨欲得而未得的惋惜之情 |
一个自称“30年代年轻人”的老作曲家说,他也爱好流行歌曲,那么30年代中期流行歌曲的主题,你认为应该是( )
A.抗日救亡 | B.追求民主科学 |
C.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 D.伤感怀旧 |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A.李大钊 | B.陈独秀 |
C.胡适 | D.鲁迅 |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
A.承认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秩序 | B.为封建贵族特权辩护 |
C.带来世俗界上帝“弃民”的沉沦 | D.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C.否定了基督教长期传颂的教义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17世纪40年代英国掀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打的旗帜是()
A.重商主义 | B.清教思想 |
C.人文主义 | D.理性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