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发生CI2泄漏,以下应对措施中主要是基于CI2的物理性质考虑的是
| A.向被污染的土壤洒石灰 |
| B.向远离污染源的高处撤离 |
| C.用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 |
| D.来不及撤离时可用纯碱溶液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 |
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其中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嵌入最终产物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这时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原子利用率可以达到100%的是()
| A.加成反应 | B.消去反应 |
| C.取代反应 | D.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pH=4的盐酸中:c(H+)=4.0mol·L-1 |
| B.NH4Cl溶液中:c(Cl-)=c(NH4+) |
| C.NaCl溶液中:c(Na+) + c(H+)= c(Cl-)+c(OH-) |
| D.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 c(CO32-) =c(Na+) |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
| B.图2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
| C.图3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D.图4可检验食盐水通电后的部分产物 |
对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可表示氨气通入乙酸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B.根据图②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 |
|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pH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加入等量水稀释时的pH变化 |
D.图④可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 2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