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分液漏斗、锥形瓶、导管、注射器、双孔胶塞、秒表和铁架台 (选填“可以”、“不可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
(2)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
甲.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乙.用等浓度纯碱溶液去油污,热溶液比冷溶液效果好,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丙.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丁.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4)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弱酸)溶液,分别取20.00 mL 草酸溶液于3个洁净的锥形瓶中,用标准的KMnO4(H+)溶液滴定至终点,数据如下:
测定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初始读数(mL) |
0.40 |
0.90 |
0.00 |
终点读数(mL) |
25.05 |
21.00 |
19.90 |
已知:相关反应方程式为: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标准KMnO4溶液应装在 (选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判断已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测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常见锌锰干电池因含有汞、酸或碱等,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
(1)操作A的名称为 。
(2)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帽溶解完全后,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
(3)碱性锌锰干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主要反应为2MnO(OH)+MnO2+2H2C2O4+3H2SO4=3MnSO4+4CO2↑+6H2O。
① 当1 mol MnO2参加反应时,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② MnO (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锌锰干电池所含的汞可用KMnO4溶液吸收。在不同pH下,KMnO4溶液对Hg的吸收率及主要产物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可知:
① pH对Hg吸收率的影响规律是随pH升高,汞的吸收率 。
② 在强酸性环境下Hg的吸收率高的原因可能是KMnO4在酸性条件下 强。
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易溶于水,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可由乳酸与FeCO3反应制得。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粉逐渐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B中生成的FeCl2溶液压入装置C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制备乳酸亚铁:
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
(3)FeCO3与乳酸[CH3CH(OH)CO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加入适量乳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_、过滤、洗涤、干燥。
(6)设计实验证明乳酸亚铁中含Fe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某科研小组探究工业废Cu粉(杂质含有SiO2、Al2O3、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成并制备少量CuSO4·5H2O,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实验过程如下:
过程Ⅰ:
(1)废Cu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 (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过程Ⅱ:
(3)综合过程Ⅰ、II,计算废Cu粉中各成分的质量之比是 (化为最简整数比)
过程Ⅲ:已知25℃时:
电解质 |
Cu(OH)2 |
Fe(OH)2 |
Fe(OH)3 |
溶度积(Ksp) |
2.2×10-20 |
8.0×10-16 |
4.0×10-38 |
开始沉淀时的pH |
5.4 |
6.5 |
3.5 |
完全沉淀时的pH |
6.4 |
9.6 |
4.0 |
(4)在Ⅱ中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然后过滤、结晶,可得CuSO4·5H2O。
(5)下列与 Ⅲ方案 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 氧化为Fe3+ 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选择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用纯碱和双氧水混合可制作新型液体洗涤剂(2Na2CO3·3H2O2),它具有杀菌消毒去油污的能力且不会污染水源。
(1)检验这种新型洗涤剂中金属阳离子的操作和现象是 。
(2)这种洗涤剂中的双氧水可以将废水中的CN一转化生成N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如果配制洗涤剂的水中含有铁离子,不仅会削弱洗涤剂的去污能力,甚至会完全失去杀菌作用。试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写出其中一种即可,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定性探究铁离子对这种新型洗涤剂的不良影响,取该洗涤100mL,加入25gFeCl3固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用贮气瓶收集气体。请选用下列试剂和实验用品完成气体成分的探究过程:0.10mol.L-l NaOH溶液、8.0mol.L-l 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0.l0mol.L-1 KMn04溶液、BaCI2稀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木条、酒精灯、火柴、洗气瓶。
①提出假设:对该气体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气体是O2。
假设2:气体是CO2。
假设3:气体是
②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在下表中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将气体依次通入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中,并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含有镁、铁、铝、钙等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Ⅰ) Ksp[Mg(OH)2]=6.0×
(Ⅱ) Fe2+、Fe3+、Al3+开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
(Ⅲ) 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盐泥中加H2SO4溶液控制pH为1~2以及第一次煮沸的目的是: 。
(2)若溶液中Mg2+的浓度为6 mol/L,溶液pH≥ 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
(3)第二次过滤需要趁热进行,主要原因是 。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4)从滤液Ⅱ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①向滤液Ⅱ中加入 ,②过滤,得沉淀,③ ,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⑤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获得的MgSO4·7H2O质量为24.6 g,则该盐泥中含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约 (MgSO4·7H2O式量为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