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所陈述的事实与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 A |
用pH试纸测出新制氯水的pH为3 |
新制氯水有酸性 |
| B |
用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一定是制得的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 |
收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气体颜色变浅 |
生成的红棕色NO2气体部分转化为无色气体 |
| D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发生了萃取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2 CHCl3+3HCl |
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H2 RCH2CH2CHO |
C.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 CH3COOCH2CH3 |
D.乙烯合成聚乙烯![]() ![]() ![]() |
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能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Ba2+、H+、Br- |
|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K+、Na+、NO3-、Cl- |
|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SCN-、I-、K+、Br- |
D.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 、S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则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水大 |
|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C.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溶液的液面下 |
|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必须转入容量瓶中 |
201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
| B.青蒿素有—O—O—键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
| C.青蒿素易溶于水、乙醇、苯 |
| D.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