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1)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日本统治者为学习中国某一朝代的先进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采取了什么举措?受中国该朝代的影响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
(2)近代日本与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也曾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辱,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摆脱这种命运的?
材料二 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日本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3)材料二中这场“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4)据材料三图一回答,中国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材料三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极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核泄漏危机。日本大地震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日本股市大跌,日元指数攀升,周边国家乃至欧美金融市场都受到波及,原油、黄金、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
(6)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下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2分)
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2分)
(2)国君(即诸侯)拥有什么权利?(2分)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2分)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他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苏教版第三册课文
(2)阅读上述材料说出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
(3)欣赏下图说出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4)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请说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6)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么做?
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举出两例即可)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1分)
(2)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会支持哪一学派?(1分)
(3) 材料二中提到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1分)他的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1分)
(4)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2分)
(5)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图说历史(9分)
(1) 图一和图二是哪两位历史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2分)
(2) 图三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它反映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2分)
(3) 图四中的“子”指的是谁?写出他的治国主张。(2分)
(4) 图五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是哪一朝代的成就?图六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它叫什么名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