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材料二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牢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无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材料三 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与会各国做出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的决定时,建议中国和法国同苏美英一起,共同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1945牛6月26日,旧金山帝宪会议圆满结束.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固为:美、苏、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形势的错误认识主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2分)
(3)据材料二、三,你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请用一句话描述材料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8分)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1分)
(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
(4)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
(5)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1分)
材料解析题:(共12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准备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据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己,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之刑而死。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一国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说说如果材料三这个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实身份后,他会不会留住商鞅?简单说明理由。(2分。注意: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8分)
(1) 14世纪的欧洲进行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们称它为什么?(2分)
(2)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受其影响,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2分)
(3)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10分)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 首先,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8分)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最后,要求说出这四个人物在欧美历史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阅读材料:(14分)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2分)
(2) 这一事件的标志性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3) 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2分)?交通工具的革新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2分)
(4) 请举出材料三反映的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科学家。(4分)
(5) 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对生产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