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报道:“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能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报道中的“喜讯”很有可能是( )
A.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
B.毛泽东抵达重庆参加谈判 |
C.国共两党达成了和平协议 |
D.中国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是国际金融的发展 |
B.在当前条件下具体表现为经济区域化 |
C.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
D.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与日本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A.通过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掌握国家政权 |
B.通过政府机构推动,建立法西斯政权 |
C.通过组建法西斯党和参与选举掌握国家政权 |
D.利用激化的阶级矛盾,乘机夺取政权 |
20世纪50年代初,列强为所谓“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而签订的国际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五国海军条约》 | D.《四国条约》 |
有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视剧,其中出现的镜头,你认为那一个不符合史实
A.一位革命党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
B.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
C.茶馆饭店有人传阅《民报》 |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最大的转变是
A.分配方式的转变 | B.市场范围的扩大 |
C.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D.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