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11月7日至13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期间,“APEC蓝”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在APEC欢迎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及北京天气时表示:“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材料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
(1)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国情?
(2)为了让“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国家必须坚持什么战略?它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3)请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提出合理化建议。(多角度作答)
情景分析:小丽是某初中应届毕业生,近半年来她的心情一直很烦:妈妈希望她考上重点高中,老师希望她中考考第一;在与同学相处时,自己的作业没完成,其他同学又来找她帮忙……小丽的精神几乎崩溃,她感觉“太累了,太累了!”
(1)你认为小丽感觉“太累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小丽的好友,你打算给小丽提出哪些建议,让她从“累”中解脱出来?
海口市某中学门口经常出现社会小混混敲诈学生的现象,严重影响师生们的正常学习、生活。该校九年级学生小王打电话给市某报社反映情况,引起市公安局的重视,公安局很快将长期活跃在校园周边的小混混抓获。请问:
(1)小王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2)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
2004年9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这次宣传日的主题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请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2010年5月5日和6月21日,国务院、中共中央相继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今后十年我国教育发展将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
材料二: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问:
⑴材料一中党和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与我国实行的哪些战略是一致的?
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
在,民族问题关系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请问: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问:维护民族团结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