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欧几乎没有城市...公元十一世纪以后西欧开始出现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及其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至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6.5%。
——《世界城市化进程》摘自《政策》2001年10期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开始的原因。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修城筑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有86个城市,城市化水平只有10.6%。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时期:1949-1957年城市化恢复发展时期;1957-1965年城市化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不前时期;1979-2002年城市化稳步发展时期。
——摘自《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对策》吴艳玲《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6期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66-1978年我国城市化停滞不前的原因。
材料四:中新社北京2011年6月23日电 最新出炉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提出,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调”、“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等5方面挑战。
(4)根据所学知识,请任意选择一个材料四中报告所提的挑战,谈谈你的应对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他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参战国 |
持续时间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员 |
伤亡人员 |
直接经济损失 |
30多个 |
4年多 |
15亿 |
0.7亿 |
0.3亿 |
1805亿美元 |
(1)1860年英国工业革命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在第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1860—1900年欧洲各强国排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了人类哪次重大灾难的发生?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经济发展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三 德国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的核心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其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马克思“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的相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该理论的诞生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分)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材料三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材料四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请回答:
(l)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
(4)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阅读以下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该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一所示历史事件同时为列强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那么图二所反映的是近代西欧列强从事的哪一罪恶的殖民掠夺活动?
(3)两幅图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在人类进入到近代时期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性突破。我们在学习完前两次科技革命之后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吧。
环节一:整理旧知
(1)这两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
环节二:分析比较
对比这两次科技革命,我们可以发现,在动力机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都有重大发明和突破。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产生了影响。
(2)请列举下列各项成就的发明者。
(3)这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中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与抗争?
环节三:联系生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4)请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中试举一例说明人类在应用科技成果时该如何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