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京剧《秋江》在欧洲演出,演到半截,后排的观众都站起来,看看舞台上是不是真的有水。当他们看到还是那个平平的舞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便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上述情景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 A.综合性 | B.程式化 |
| C.虚拟化 | D.现实性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 B.活字印刷术 |
| C.指南针 | D.火药与火器 |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
|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
|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
|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
|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