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 A |
碘酒是混合物 |
由不同分子构成 |
| B |
端午节粽飘香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 C |
气体受热膨胀 |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
| D |
碘受热升华 |
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增大 |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C的体积分数变大 | D.a < c+d |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X与Y的混合气,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气)+3Y(气)
2Z(气)若维持温度与压强不变,达平衡时,容器容积为VL,其中Z占10%,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原X、Y混合气体积为1.2VL |
| B.原X、Y混合气体积为1.1VL |
| C.达平衡时,消耗X体积为0.25VL |
| D.达平衡时,消耗Y体积为0.05VL |
下列化学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于可逆反应:H2(g)+Br2(g) ![]() 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大压强时,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
| B.合成氨工业中温度选择为500℃。 |
| C.配制Al2(SO4)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 |
| D.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利用率。 |
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C(s)+H2O(g)
CO(g)+H2(g)乙:CO(g)+H2O(g)
CO2(g)+H2(g)
现有下列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断裂氢氧键的速率等于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④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⑥同一段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蒸气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9︰1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①②⑥ | B.③⑥ | C.④⑦ | D.③④⑦ |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的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 A.△H>0,△S<0 | B.△H<0,△S>0 |
| C.△H>0,△S>0 | D.△H<0,△S<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