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据此回答题: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A.平流层 | B.对流层 |
C.高层大气 | D.电离层 |
有关对流层大气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来自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
B.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 |
C.主要是人类活动散发的热量 |
D.绝大部分是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
冬半年冷空气大举南下,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灾害性天气。据此回答36、37题。图6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寒潮经过有年利于减少
A.蒸发量 | B.交通事故 | C.用电量 | D.病虫害 |
2010年4月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大规模蝗灾,可能造成
A.林木枯死 | B.棉花减产 | C.交通阻塞 | D.小麦减产 |
华北地区春季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①旱灾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期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在台湾东部沿海登陆。读图5,回答3l~33题。台风登陆时,花莲的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8日0l时花莲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 | B.台风中心经过 |
C.台风消失 | D.台风停滞不前 |
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人工监测 | B.探测气球 | C.气象卫星 | D.航天飞机 |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存在区域差异。读图4,回答28~30题。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寒潮 | B.台风、旱灾 |
C.洪涝、旱灾 | D.滑坡、泥石流 |
甲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 B.台风 | C.滑坡 | D.洪水 |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降水变率大
③地壳运动活跃④河流湖泊众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