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
C.A的质量不再改变 | 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气)+O2(气)2NO2(气),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
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
盐酸倒在碳酸钙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A.增加碳酸钙的用量 | B.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加一倍 |
C.盐酸浓度增加一倍,使用量减半 | D.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减半 |
用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和过量的锌反应,制取一定体积的氢气,要提高反应速率而又不改变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A.加少量稀盐酸 | B.加入一定量的ZnSO4溶液 |
C.加水 | D.加少量胆矾晶体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 | B.Q1+Q2>2Q3 | C.Q1+Q2<Q3 | D.Q1+Q2<2Q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