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12分)法律与生活。阅读表一、表二回答相关问题。
表一:

违   法  行  为
侵  犯 的 权 利
中学生王某和李某因口角发生矛盾,王某纠集一部分人将李某痛打一顿。

任某捡到余某丢失的500元钱后拒不归还。

小亮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小鹏在宿舍里偷了同学的钱。

印刷厂盗印某畅销复习资料

某中学八年级三班的课外调查小组对本班48名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表二:

问题
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当你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
你的解决方法会是
选项
非常
重要
比较
重要
没有
作用
忍让
报复
告诉父母或老师
其他
人数
12
15
21
14
12
15
7

 
(1)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却已经违反了法律,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利。下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请将正确答案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2)无论你意识到与否,其实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你说说: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忍让”、“报复”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请你支招: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除了告诉父母或老师解决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合法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至少两个方面,4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材料:1990—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占GDP的比重从11.7%上升到12.9%,企业资本收益从34.9%上升到42.1%。而居民劳动报酬从53.4%下降到45%。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与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为2007年的 23倍。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请你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建言献策。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产业
2012年
2002年
经济增加值
比重
就业比重
结构
偏离度
经济增加值
比重
就业比重
结构
偏离度
第一产业
3.9
10.9
7
6.2
20.9
14.7
第二产业
35.1
40.5
5.4
67.7
43.2
-24.5
第三产业
61
48.6
-12.4
26.1
35.9
9.8

注:①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60-70%。
材料二: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请描述材料一表中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走过2014,迎来2015。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也要统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向污染宣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工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数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中央确定的经济生态领域8个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目前除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其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7个方案仍在等待出台。新一年,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们将逐渐转变对经济增速的敏感。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与人们自身的“心常态”相互融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有关角度谈谈社会各界应如何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