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从装置的设计看,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的实验现象是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你认为装置应改进的地方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中需要22.4L(标准状况)SO2气体。化学小组依据化学方程
Zn+2H2SO4(浓)ZnSO4+SO2↑+2H2O计算后,取65g锌粒与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10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杂质。
(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 (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组装了如下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

①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 ,作用是
②装置D加入的试剂 ,装置F加入的试剂
③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④U型管G的作用为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
其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工艺应在_________________(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在溶液I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溶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
(3)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的一个优点是能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杂质,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42- + H2O = Fe(OH)3(胶体)+ O2 ↑ + OH-
(4)目前,人们针对K2FeO4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提高化合物K2FeO4水溶液稳定性的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___。
a.亚硫酸钠 b.KOH c.醋酸 d.Fe(NO33

(共18分)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
所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 mol·L-1、 0.0010mol·L-1, 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 g、0 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 K、323 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0mol·L-1)的用量均为2 mL。
(1)已知草酸溶液中各种微粒存在形式的分布曲线图如下,请写出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催化剂的用量 / g
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0.5
0.010
a.实验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①和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0.010





(3)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 / 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4.0
13.0
11.0

6.5
6.7
6.8


① 实验Ⅱ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②该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他认为不用经过计算,直接根据表中褪色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褪色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
(4)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MnCl2还是MnSO4并简述选择的理由:
(5)化学催化剂有很多,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探究小组又利用乙装置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将50 mL H2O2一次性加入盛有0.10 mol MnO2粉末的烧瓶中,测得标准状况下由量气管读出气体的体积[V(量气管)/mL]和时间(t/min)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 ____mL。
②b____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 mL。

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FeSO4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SO2熔点-72℃,沸点-10℃;SO3熔点16.8℃,沸点44.8℃。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通入一段时间N2,加热
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的导管口
木条复燃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A中固体,加盐酸
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
溶液变为浅绿色


(1)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_____________气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TiO2和CCl4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取液态TiCl4,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信息如下:
①反应原理:TiO2(s)+CCl4(g)TiCl4(g)+CO2(g)
②反应条件:无水无氧且加热
③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盛有CCl4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A装的试剂不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a.碱石灰b.无水硫酸铜 c.氧化钙d.烧碱
(2)实验开始前的操作包括:①组装仪器,②_____________,③加装药品,④____________,⑤最后点燃酒精灯。第④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E装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换成A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5)TiCl4还可由TiO2和焦炭、氯气在加热下反应制得,同时有气体生成,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气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