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II卷.29)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
|||
20d 35d 40d 45d |
||||
A |
0 |
27 |
17 |
15 |
B |
0 |
9 |
5 |
2 |
C |
0 |
0 |
0 |
0 |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组,其原因是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组。
猫的毛色由X染色体上B(黑色)、b(黄色)基因决定,B、b共存时是虎斑色。现有雌性黑猫甲和雄性黄猫乙杂交,生出一只极罕见的雄性虎斑色小猫丙(均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产生可能原因之一是:在早期胚胎发育时,从其他胚胎转移来的部分细胞恰好发育成了丙的皮毛部分(其它部位的组织细胞仍来自于最初的胚胎细胞),即丙是嵌合体。为验证这种可能性,可将丙与同一窝多只雌猫杂交,预测后代有种基因型,后代雌猫中黑猫比例为。
(2)经检验丙并非嵌合体,而是XXY个体。那么丙的产生可能是:猫减数第次分裂时所致,则丙的基因型是。
(3)猫的神经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4)嵌合体形成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原理的区别是后者依据了原理。
水稻栽培示意如下图一,回答有关的问题
(1)水稻种子干重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在其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会;在生育后期种子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加的激素有。
(2)对秧苗适时搁田蹲苗,也有利于秧苗根系的发达,原理是:。
(3)实验小组测得种皮未突破前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水稻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水稻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二。据图分析,水稻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_oC 左右。在此温度下,每10mm2叶面积上1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______μmol。
为探究存在于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病毒是否能通破坏哺乳动物的免疫监测功能,科学家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ERV)中的逆转录病毒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所示,酶能与表达载体上的启动子结合,该酶来自。以RNA干扰序列为模板经过程生成的干扰RNA,通过_____________原则与ERV中逆转录病毒关键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该基因无法表达。
(2)被导入表达载体的ERV称为ERVKD。将等量的ERV和ERVKD分别注射到多只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结果如图乙所示。从图乙可知,两种肿瘤细胞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增长速率。说明抑制逆转录病毒基因的表达对ERV的成瘤能力。
(3)将等量的ERV和ERVKD分别注射到多只正常小鼠体内,一定时间后,计算小鼠的,结果如图丙所示。实验组注射、小鼠存活率高,证明了。
正常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中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和育性。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 |
XXY |
XO |
XXX |
OY |
YY |
XYY |
性状表现 |
雌性,可育 |
雄性,不育 |
死亡 |
死亡 |
死亡 |
雄性,可育 |
(1)用纯种果蝇做杂交试验:用白眼果蝇做母本,红眼果蝇做父本,得到的子代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由此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2)重复以上的杂交组合,偶尔发现一些例外:子代中出现了个别白眼可育雌蝇和红眼不育雄蝇。研究发现其原因可能是:这些_________细胞在____________分裂_____期某些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产生的配子和另外正常配子融合所致。
(3)子代中,白眼可育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用R、r表示)。它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是_________ 。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包括____________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分泌抗体而发挥免疫功能。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___________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针对机体自身蛋白质的抗体)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
|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 |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 |
+ |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________(“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体,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____。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5)综合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反射弧结构中的运动神经中枢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导致病人出现运动障碍等症状,这说明帕金森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