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批评那些“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的代表和委员,呼吁“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和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这段博文强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
A.肩负人民期望,要反映人民的呼声 |
B.要依法行使提案权、监督权和质询权 |
C.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密切联系群众 |
D.是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
某同学在自己的微博签名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每天把我叫醒的,不仅有闹钟,还有梦想。下列选项最能概括这句话的含意的是()
A.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利用主观与客观条件 |
B.树立坚定的信念,突出体现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C.意识自觉选择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
D.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 |
2014年2月24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这是国务院根据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做出的一项重要政策,主要是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的衔接问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出台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古代就有“仁者寿”“上善若水”的说法。现代医学和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心善的人往往心静如水,能化解人生的烦恼,从而延年益寿。这说明()
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C.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D.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含有有毒气体的厌氧海水间歇性上涌,会造成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甚至灭绝。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地球生命灭绝的认识,而且对研究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启示。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②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具有能动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希望掌握一种可以预知疾病的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防范。我国现存最早医书《黄帝内经》曾指出:“上医治未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检测技术的完善,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自己的健康走向,使个性化预防未病之病已经成为可能,这表明()
①对疾病的认识随疾病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②人类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制约
③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能提高做事的预见性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