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______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______(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4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D.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试验中.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
|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
|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_____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_______________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明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九年级就读的儿子。聪明的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ρ水为已知)
下面是小明同学设汁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给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
(3)
(4)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粉 =。
据天气预报报道,中考前后几天的天气相差不大,南南同学记录了6月16日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如下表:
| 时间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2:00 |
13:00 |
14:00 |
15:00 |
16:00 |
17:00 |
| 温度/℃ |
14 |
15 |
18 |
22 |
24 |
26 |
25 |
28 |
28 |
27.5 |
27 |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提示:可以用柱形图、线形图或曲线图表示)
(2)请根据你华出的图象预测6月17日下午13:30的大致温度 .
(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喝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____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中学初二物理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盆里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将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放置到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人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声音比原来小得多。
实验三:找一把木梳子,用硬纸片在梳子上划,先慢划,再快划,第二次纸片发出的声音比前一次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______ 表明声源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