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 |
事 实 |
解 释 |
A |
硫酸铁溶液呈黄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
两种溶液中阳离子不同 |
B |
白磷有毒,红磷无毒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C |
氨气易被压缩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差异 |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
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
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
C.在1.01×105 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
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
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金属 |
Ti |
Mg |
Cu |
金属表面现象 |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
放出气泡速度快 |
无变化 |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钛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Cu和稀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 |
Cl2具有还原性 |
B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
Cl2具有酸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具有漂白性 |
D |
KI淀粉溶液变蓝色 |
Cl2具有氧化性 |
建筑用的红砖和青砖,其颜色是由其中含有的不同价态的铁氧化物所致。我国古代砖瓦建筑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由青砖建成。有人提出以下可能的原因:
①青砖中含的是FeO;②青砖中含的是Fe3O4;③Fe2O3遇长期酸雨侵蚀会风化溶解使砖瓦强度降低;④Fe3O4性质稳定;⑤FeO性质稳定。你认为有道理的是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