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 KIO3+ H2SO4 = Na2SO4+ K2SO4+ I2+ H2O。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是________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______。
A.BaSO4        B.FeS        C.BaSO3        D.S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钝化。
(II)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
(1)A是    元素,C是      元素.
(2)分别写出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跟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Pb的化合价只有+2、+4,且+4价的Pb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HCl生成Cl2;PbO2不稳定,随温度升高按下列顺序逐步分解:
PbO2→Pb2O3→Pb3O4→PbO。
现将amol PbO2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O2;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收集产生的Cl2。加热反应后所得固体中,Pb2占Pb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两步反应中收集的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写出Pb2O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过计算确定y与a、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两步反应中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则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字母对应不同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和J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贮氢材料,其晶体结构与氯化铯相同。该合金中每个G原子周围与其最近且等距的J原子有个。该晶体属于晶体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

(2)M3R2是一种直线型分子R=M=M=M=R,该分子是一种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请写出D-的电子排布式:
(4)M2A2也是直线型分子,1个分子中含有个σ键。
(5)化合物E2D6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了八电子稳定结构,请画出其结构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1)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AlCl3 ②NH3 ③NaHCO3 ④SiO2
为石英主要成分的是(填序号,下同),能进行喷泉实验,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向其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俗称为“小苏打”的是
(2)483克Na2SO4·10H2O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SO42的物质的量是

人体内的铁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人补充所需铁元素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将食物中的Fe3+转变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1)在人体中进行下列转化时 ,②中的Fe3+剂。
(2)“服用维生素C,可将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 ”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剂,
具有性;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维生素C的这种性质,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字母)。
a.KI溶液 b.碘水、淀粉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在①蛋白质 ②油脂 ③葡萄糖 ④纤维素⑤淀粉五种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__(填序号),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填序号),蛋白质水解后最终生成(填名称),油脂水解后得到醇的结构简式是
(2)某学生设计用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由水解液分别进行上述实验后的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填序号)。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