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日是邻邦,就是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将首次举办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中国解放军三军最新主战装备将亮相。中方还将邀请外国元首参加阅兵。
(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2)你认为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举办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的目的是什么?
(4)近年来,少数国家肆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日建交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20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并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咨文
(1)材料二中“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
(2)为“充当世界宪兵”,美国在欧洲和亚洲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各举一例。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卡斯特罗
(4)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4)
(5)在变幻莫测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中,你认为我国首要的任务是什么?(2)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并简要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材料二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孔子被誉为大教育家的原因。
材料三著名学着余秋雨曾说过:“儒学的发扬首先当然要感谢孔子,其次西汉的一个皇帝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
(3)请你结合所学说明“其次西汉的一个皇帝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的含义。
材料四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4)据材料三,谈谈在当今社会弘扬儒学教育的主要目的。(2分)

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的经济建设及彼此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予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1)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新措施有何特点?(3分)
(2)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材料三近几个月来,美国与俄罗斯关系趋于紧张……2010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的一次发言中批评华盛顿"几乎毫无节制地"使用军力的言论令西方震惊。普京还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选自人民网2010年5月16日
(3)世界现代史上美国与苏联作为盟友曾经有过合作,试举一例说明。美苏关系由"战友"到"敌人"开始于哪一事件?
(4)结合现实回答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试举两例说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1)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它更加深刻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改写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2)请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一例说明“地球村”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3)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下图)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顾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说说你所了解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至少答出两项,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