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本月降水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降水日期 |
5日 |
7日~8日 |
11日 |
15日~27日 |
29日 |
降水量 |
15mm |
21mm |
25mm |
153mm |
41mm |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1100mm | B.255mm |
C.41mm | D.51m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
敦煌莫高窟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 B.风化和风蚀 | C.冰川侵蚀 | D.水的溶蚀 |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图4—14),回答4~5题。
图4--14
4.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5.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
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 )
A.滑坡 | B.大西洋的扩张 | C.地震 | D.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
读“陆地地形与海洋示意图(图4—13)”,分析回答第1~2题:
1.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B.河流三角洲
C.山脊D.悬崖
2.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粘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粘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粘土
关于地壳水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具有全球规模的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 |
B.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拗陷,导致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
C.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 |
D.常使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