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参与度,既是该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世界整体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航海条例》是英国明确意图取代荷兰称霸海洋的开端。l688年的“光荣革命”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国内革命和动荡,……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政治最自由的国度。原来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在成为英国国王以后,跟英国商人和金融业者联盟,很快模仿阿姆斯特丹银行建立了英国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并在1708年改组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格兰银行和新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从荷兰手里夺得海上霸权和海上贸易的两个支柱。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重大事件
1824年英普条约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1842年中荚《南京条约》,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英须商定。 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消除两国间贸易壁垒。 1899年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 |
1944年美中英法等44国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规范国际金融货币。 1947年美中荚法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称霸海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的贸易政策,并分析实施该政策的经济因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简析其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年腊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袁世凯通电全国:“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咨文参议院:“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2月15日,南京参议院举行总统选举会,以十七票(全票)补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在通告袁世凯的电文中称他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
材料二 袁世凯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推动了很多新的现代化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些新鲜事物有深刻的信念。也就是说,他能创办很多具有现代色彩的新生事物,并不是因为他内心产生了与这些新事物匹配的理念,而是这些新生事物可以化解所遇到的危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他始终是现代化的追求者,而不是引领者。
袁世凯最大的政治错误是恢复帝制,这个错误如此巨大,几乎抵消了他所有的功绩和美德。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呢?一是对于现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缺乏一个明确而坚定的信念,二是他自身传统的文化基因顽强地发挥了作用。
——摘编自《袁世凯与中国现代化的“假晶”现象》
(1)传统观点认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结合材料一所述,你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是否合法?依据是什么(5分)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袁世凯复辟的“传统的文化基因”有哪些?4分)
(3) 概括材料二对袁世凯的评价?(6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在2012年10月26日就钓鱼岛问题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说:“简要地说,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是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无论从历史、法理等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公理不容挑战,历史不容篡改。近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试图通过出访游说法国、英国和德国,争取欧洲国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舆论支持,却以尴尬收场。事实证明,日方机关算尽、伎俩耍遍,蒙蔽不了世人心中的公道。国际社会应对日本政治右倾化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举措理所当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法理依据。(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却尴尬收场的原因。(9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美国重要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
——于沛《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材料二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结果。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1)《独立宣言》的基本思想有哪些?为什么《独立宣言》被近代中国学术界广泛编译?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梁启超所理解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利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梭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平民和工商业者利益的改革措施?这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对待旧贵族态度如何?结果如何?(4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