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将基因型GGyy与ggYY的豌豆植株杂交,再让F1自交得F2。下列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

A.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细胞的基因组成是GgYy
B.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1︰3
C.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为5︰3
D.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灰种皮绿子叶与白种皮黄子叶的比为9︰5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l<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光照时间
0
t1
t2
t3
t4
t5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⑥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l,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化合物;淀粉。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PM2.5是粒径小于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B.吞噬细胞因不含分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C.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
D.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

下列对相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可由溶酶体将摄取的病原体氧化分解
B.同一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是由细胞两极中心体形成的牵引力导致
D.在高尔基体参与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共有8种核苷酸
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团有20种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松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