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电子商务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信息虚假、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保证、交货延迟、非法购物网站设置陷进等,网络交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大学毕业的小张准备走自主创业的道路,他有意创办一家小型网店,但他在发现电子商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后,便犹豫不决了。
请你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帮助毕业生小张解除开网店的心理顾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材料一: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童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二: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
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论证材料二中我国政府主张的正确性.
材料一:2014年我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主要经济数据:
项目 |
数值 |
同比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357787亿元 |
16.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89151亿元 |
12 |
进出口总额 |
194223亿元 |
3.3 |
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
8527元 |
9.7 |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
22068元 |
9.3 |
注:2014年我国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6362亿元,同比增长8.1%,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材料二:从7.4%到7.5%.再到7.3%,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呈倒V型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超过预期.虽然经济增速换档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趁的关健,中国经济必须保持在7.5%左右这一合理区间,稳增长丝毫不能放松.
材料三: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美丽中国,既包括。山清水秀,和“蓝天白云”,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多重指向.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公民必须树立草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环境,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国家财政和宏观调控等有关知识,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