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N市某校高一学生的一个探究学习小组,在学习“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时,准备围绕“N市就业现状与对策”开展探究性学习。该探究学习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网上查询等形式,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N市每年大约有工作岗位1万个,但城市待业、失业人数高达5万人,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如地税局招聘公务员职位2名,应聘报名人数超过1500名,其中不乏高学历、名校毕业生;而某企业招聘勤杂工5名,竞未收到一份申请。究其原因,许多待业者认为,到企业做勤杂工,太丢面子了。
信息二:N市存在着这么一个“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导致家庭生活贫困,以致于家庭教育支出比重减少,形成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最终又引发贫困家庭新一轮的就业困难。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破解贫困家庭“失业怪圈”,N市政府应该怎么做。(12分)

时下,房价、物价上涨过快不仅牵动了老百姓的心,也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出台了一揽子相应调控措施。A市政府于10月、11月分别出台了遏制房价、调控物价的政策措施。于是,某人认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A市的房价、物价一定能稳定下来。请你选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中的一个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高三同学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上讨论。
【幸福蓝图】
网友[郑华淦]认为,十七届五中全会关注民生,“十二五规划”描绘人民幸福蓝图。
网友[忘情水]认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人民的期待,让全体公民分享发展的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网友[天山夏雪]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意义重大。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实现“两个同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你的看法。
【智慧蓝图】
网友[文海]认为,五中全会关于未来五年文化建设的论述言简意赅,蕴含深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功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展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
网友[白峰]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网友[林伟]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特别是现在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

“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2011年3月26日,全球有10亿民众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地球一小时”活动成为公众环保意识和普及环保知识的一个很好补充。
某班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反思和讨论。
同学甲说:仅景观用灯熄灯一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地区的照明用电节省下几万千瓦,意义重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鼓励人们少用电。
同学乙认为:在环保领域,既有提倡一天不开车的“无车日”,也有熄灯一小时的“地球一小时”。这类活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家的意识:一是节约能源的意识;二是对地球的责任意识。
同学丙则认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每一次关灯都是为了自己少交电费。对地球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今后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你会选择“开灯”还是“关灯”?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论证你的选择。

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为此,高一(1)班同学上网收集到如下的信息:“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容变化
强制搬迁
强制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搬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搬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一定

的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件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1)新拆迁条例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意义。(4分)
  (3)根据收集的信息,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渠道进行维权。请回答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