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两首词作,回答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②。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推官,官职名。 ②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词中作者心理的变化过程。
(2)分析第二首词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词作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②,三谢不能餐。
[注]①雕胡:即“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②漂母: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年轻时穷困,曾受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妈妈(漂母)的一饭之恩。第二联上下两句中最富含蕴味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尾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2.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
(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