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但是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巨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凡不在六艺(六部儒家经典)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治国主张?(2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上留下了哪些“巨大的影响?”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不但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且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领域
变革的主要表现
交通运输业
①1879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②1893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通讯事业

教育事业

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新闻出版业
①19世纪70年代《申报》创刊

社会习俗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政府职员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称“先生”或“君”
服装业
①男士:
②中山装这一时期最具特色
③女士: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条约
签订年份
内容
影响
割地
赔款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中华民国”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成立的?该事件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中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打出了哪两面大旗?

阅读下列材料:
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人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三民主义是哪一组织的革命纲领?该组织在何地于哪一年成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