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实
结论
A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B
陈独秀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民主主要是针对独裁专制,科学主要是针对迷信盲从
C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D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的,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开元盛世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
材料一 英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马克思描述过这样一个国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而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特殊的决斗中被打跨。
(1)材料一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两次重大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中内容请推断19世纪中期中国统治者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是在哪几场“决斗”中被一步一步打跨的?(请按时间先后顺序例举四场( 8分)
(4)马克思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民主与法治是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主体框架,……在民主国家实现法治这一问题在西方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机缘、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要素结合起来,从而决定了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样式。
——佟徳志《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模式初探》
以所列材料为思维线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权利法案》被视为近代最早体现法治取代人治的历史文献,该文献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确立。这一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你能举出该文献中的两条具体内容来说明吗?
(2)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美国现行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又是由什么法律文献奠定的?法国的《人权宣言》与英、美同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拿玻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

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两个国家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哪国的历史?这两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何不同?
(2)将材料一所示年代尺中1894年、1931年和1937年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指出材料二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去材料一所示的国家留学。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个国家在你留学期间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二:“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为加强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造成了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谁提出什么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对待儒家思想分别是什么态度?

阅读年代尺,并完成以下探究:

(1)有人说:“前两次科技革命给西方带来的是财富,给东方带来的却是灾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中国的史实加以论证。
(2)历史上中国错失了前两次科技革命,但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并取得巨大成就。请列举我国60—80年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至少两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