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二:“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为加强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造成了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谁提出什么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对待儒家思想分别是什么态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如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作:“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大运河是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大运河从南到北分为四段,请指出材料一图片中C段的名称。
(3)材料二中皮日休诗歌中的“禹”的最大功绩是什么?为什么皮日休会说“共禹论功不较多”?

如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当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玄奘和鉴真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克服重重的困难,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优秀品质?
(3)玄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一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4)玄奘和鉴真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上所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这对你有何启示?

北宋前期,一位家住泉州的商人到都城东京做生意的时候,用“交子”购买了当地特有的占城稻种准备带回福建试种。
以上情景中有两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终完成于北宋时期。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都护府,加以管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