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地是著名的传统________区(重工业或轻工业), 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相比________资源较贫乏。
(2)简述A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3)B地形成了规模很大的工业地域,分析这种工业集聚的意义。
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28分)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 (10分)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12分)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6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早8点左右,图示地区遭遇61年来最大降雨,平均降水量达到170毫米;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78人遇难。
从地形角度分析北京市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并写出这次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至少两种)。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2013年3月11日,是日本9.0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年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华网莫斯科2013年2月14日电 俄罗斯紧急情部部门14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当天发生7.3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8分)
(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12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10分)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10分)
下图为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8分)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