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一: 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1)材料一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的功绩还有?
材料二: “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
(2)史料二中“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复”提出的观点有?
材料三: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租旅大,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日深。康有为赶赴北京,向光绪帝上书痛言瓜分豆剖的危险局势,提出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的上、中、下三策,供皇帝采择;并建议将国事付国会议行,颁行宪法。此书刊载于报,颇为一些士大夫称赞。
(3)材料三反映的是近代史的什么事件?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创办的著名杂志是?在哪一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5)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吕秀莲就更无耻了。l995年4月吕秀莲前往日本马关的青帆楼,发表媚日演说为日本侵略者叫好。吕秀莲说:‘中国割让台湾是不幸中的万幸,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幸福……’”。
材料二:现在,到东交民巷还能看到一座碉堡的部分残存,还能看到“赫德路”路牌,还能看到部分界墙残段,还能看到残存的英国兵营马厩内的拴马铁环,还能看到德国兵营内的地下牢房……这些打着半殖民地印记的建筑遗存,就像是一部打开的近代史教科书,警示我们牢记过去、奋发图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吕秀莲所说的“中国割让台湾”出自哪个条约?此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在东交民巷能够看到的历史遗迹最早在什么事件之后?当时关于东交民巷的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3)与材料一、二内容有关的事件对于中国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我国近代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4)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5)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
(1)“他”在鸦片战争中坚守虎门炮台,最后以身殉国——
(2)“他”发动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天国,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3)“他”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甲午海战中舍生忘死,以自舰撞敌舰,舍生取义——
(4)“他”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一
(5)“他”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优势有哪些?试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两个方面分析,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优势 |
|
政治制度 |
|
科学技术 |
列举英、法、美(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中重要的领导人物及革命中颁布的主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