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革命和改革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重要的革命或者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独孤

丘穆陵

布六孤

贺赖

 
图二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一中英国的“制度创新”指什么?根据所学试举一例英国科技创新的表现。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材料二中日本是如何“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举一例日本强大后单独发动的侵华战争。
材料四: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崛起与三位历史人物分不开。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4)

图序
典型人物
主要事件
重要文献
图1
华盛顿
领导独立战争
           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图2
林肯
领导内战
            的颁布,扭转了战局
图3

实施了新政
         的颁布,加强了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是新政的中心措施

 
材料五: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1952年
41.5
3.2
4
30.7
20.6
1956年
54.5
17.1
27.2
0.04
1.2

 
(5)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上述探究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
1989年,邓小平讲到历史上中国在列强压迫下遭受损害的情况时说:"得利最大的是沙俄,以后延续到苏联。"
(1)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论证日本"欠中国的账最多"、俄国"得利最大"。
材料二下面是《复兴之路》展览基本陈列"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的几位人物图片:

图一 严复图二 孙中山图三陈独秀
(2)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请你向观众介绍其中一位历史人物的"中国梦"。
示例一:严复,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农民入社报名大会图二 手工行业申请入社图三 天津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材料四下列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五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相关资料图片:
(4)1978年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什么?
(5)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是什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材料一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依据材料一,从范围、内容、兼容等的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撞与交融
材料二观点: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而暴力冲撞既有血与火的灾难,又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把下面四个事件进行分类。
靖康之变岳飞抗金宋金和议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和平交流:
暴力冲撞:
传统的儒家文明
材料三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据元明清时期的史实举一例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4)与古代中国明显不同,古代地中海文明有何特点?

从17世纪到19世纪,通过革命或改革,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件?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3)你认为材料三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歌词中的历史印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1)这首歌词创作于什么时期?作者是谁?
[报刊中的历史印记]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指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文革"结束后,在思想路线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票证A票证B
(3)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片中的历史印记]

图1图2
(4)请围绕以上两幅图片,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作简要说明。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材料四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海军的特点。联系我国海军编队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以及"辽宁舰"航母正式列编的事实,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