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结合以下时政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材料一: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各国的合唱。""一带一路"战略将使沿线各国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
材料二: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开启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之路(见下图)。
材料三:2015年4月,南昌市正式下发《关于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设立"洪城众创"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获得发展专利授权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众创空间"的陆续建立、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南昌的"创客"(指的是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们也迎来的"创力量"的春天。
【作答要求】
(1)拟题:自拟一个能够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题目。
(2)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教材观点对以上三则材料逐一进行评论。
(3)表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300字左右。
材料一: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相关内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义务,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动采取行动,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材料二:为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1)材料一提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什么?从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角度说说世界各国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大计的理由?
(2)材料一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材料二中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4分)
(3)材料二中“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表明我国重视社会主义哪一文明建设的哪一内容?其地位如何?
11月10日,第三届“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希腊首都雅典开幕。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让我们了解西藏,感受变迁。
材料一:旧西藏,占人口5%的三大领主把持该地区的政治、宗教等管理事务,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居寿命仅35岁。新西藏,人民民主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主管理西藏社会内部事务,翻身的西藏人民饱含热情投身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是1951年的111.8倍。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人均寿命达67岁。
材料二: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促进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独特的雪域风光是西藏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之一。
(1)材料一反映了西藏哪些方面建设的成就?
(2)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哪些政治制度的实施?
(3)西藏雪域风光的自然成因是什么?西藏发展旅游业除材料二外,还具备哪些人文条件?
(4)如果你去西藏旅游,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材料一:俄罗斯一名迈克尔.杰克逊的模仿者塔拉拉耶夫在其偶像自杀后割腕自杀,获救后声称还要自杀。
河南商丘小伙王杰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在天王陨落后毅然决定继续演出,准备用表演怀念逝者,并获得成功,被称为全球模仿迈克尔.杰克逊最像的人。
材料二:小明发现同学们都在听苏找绿的歌,便也开始听,自己还做了一个关于苏打绿的网站。后来发展到走路听、上课听、晚上睡觉也听,为了看演唱会而撒谎、逃学。
(1)材料一是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3)材料二是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类现象的产生?
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方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哪些战略和国策?
(2)我国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请任选一个方面作答)
(3)美丽中国的成果人人共享,美丽中国的建设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能为建设美丽武汉做些什么?
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2005,中国西藏文化周”在丹麦哥本哈根、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城市举行。通过藏歌舞表演、图片展览和藏学家、活佛代表团学术交流等活动,向两国人民展示了西藏瑰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巨大的发展成就。
如果你是一名在哥本哈根求学的学生:
(1)你会向参加这次活动的丹麦朋友介绍西藏的哪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
(2)有一位丹麦朋友说,文化周中展示的西藏与早期历史上描述的西藏不同,也和西方个别国家媒体报道的差别很大,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
(3)现在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请你为西藏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