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A.礼 B.义 C.仁 D.忠

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