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右图是某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这枚邮票最有可能发行于下列哪一时期?
A.延安时期 |
B.过渡时期 |
C.十年探索时期 |
D.十年动乱时期 |
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各项数据、与表中整体趋势出现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1958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粮食产量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①三大改造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施八字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889年,湖南官员周汉刊刻了一本反洋教的通俗图册,题名《天猪教》。从此开始了他历时10年之久的反洋教斗争。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儒、佛、道三教为正教,此外再没有第四教了,一切洋教都是“鬼叫”(鬼教的谐音)或“天猪教”(天主教的谐音),应该加以诛灭。他还认为教会侵略是想来“谋中国的江山”。对周汉反洋教斗争的评析,正确的是
A.盲目排外倾向严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 |
B.以传统文化作为反对洋教的武器,维护国家主权 |
C.官员此举是为了愚昧百姓,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
D.卫道爱国与反帝斗争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钱穆《国史新论》:“明、清两代考试内容,均重经义,而又以朱子一家言为准。……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不得不择定一家言,以为是非之准则。既择定了一家言,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于是……演变出八股文。其实八股文犹如唐人之律诗。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客观取舍之标准,此亦一种不得已。”材料认为明清八股取士
①反映了考试制度的发展②易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③有助于选拔创新意识的人才④体现了考试选拔的公平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