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化——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谢石敏《世界经济大战》
材料二 “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戊戌变法内容
材料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 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是昨天和今天,甚至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走十月革命的的路,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这个理想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惜抛洒热血。
——张建华:《俄国史·自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洋务运动“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句话的理解。
(2)戊戌变法是近代化的重要探索,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民主义”是近代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有人认为这一历史事件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请说出其主要理由。
(4)材料三中“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指的是什么?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2分)
(5)有人认为“1927年中国革命既走了十月革命的路,也走了中国自己的路”,请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标志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
材料二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蕴含的哪些信息体现了当时科技的新成就?明治维新是怎样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罗斯福在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联系材料二,在下列唐朝疆域方位示意图的空框内填上地名。

(3)说说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此前的1939年,欧洲爆发了什么战事?此后的1941年,日本又挑起了什么战争?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此后,邓小平又参与指挥了哪一战略决战?

甲:(刘邓)制定了攻击华北铁路沿线日军据点的计划,并且封锁和分割了日军占领的铁路线。这个攻击计划在(1940年)8月底开始实施,持续了三个多月。((英)伊文思《邓小平传》)
乙: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跟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全部控制中原。(《邓小平文选》)


(2)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

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为深刻的岁月,是他的最后20年(1977-1997年)。这时他面对的复杂局面是:1.文化大革命走到尽头,……国民浪涌到了崩溃边缘。2.苏联在1991年轰然坍塌。3."四小龙"悄然兴起。(摘编自袁伟时《觅路与清障》)

(3)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史学家往往依据自己的标准,选择和研究事件。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目录,体现了研究者眼中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应分别属于目录中的哪一章?

第一编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
第一章封建制度末期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章理性时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
第三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第四章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开明君主制
第五章 近代早期的民族独立运动
第六章十七、十八世纪的国际关系和拿破仑战争
第二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如果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题整理史实,应包括18世纪六十年代的哪些史实?"工业革命"在这一主题下,应强调哪些成果?
(3)下侧是《全球通史》中的第二十章的目录,你认为"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其中,第四部分应讲述什么具体内容?目录反映了本章叙述的视角是什么?

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史实来源于史料。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甲: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2)史实提炼为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定义"洋务运动":"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写出"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具体表现(各一例),并依照这一定义概念的方式,从时间、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定义"戊戌变法"。
(3)史实形成于节点。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从图一推测这次运动的直接原因。简述三幅图片反映历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图一:运动中的口号
图二: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图三:获释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录入者注】图二照片中文字为"上海总工会",根据上海总工会官网介绍,上海总工会于1925年五卅运动中成立,http://www.shzgh.org/renda/node5902/node5903/index.html,此图应为《"五卅"运动爆发时上海总工会的游行队伍》,而非《"五四运动"中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图片。)
(4)上述特性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