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此前的1939年,欧洲爆发了什么战事?此后的1941年,日本又挑起了什么战争?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此后,邓小平又参与指挥了哪一战略决战?
甲:(刘邓)制定了攻击华北铁路沿线日军据点的计划,并且封锁和分割了日军占领的铁路线。这个攻击计划在(1940年)8月底开始实施,持续了三个多月。((英)伊文思《邓小平传》) |
乙: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跟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全部控制中原。(《邓小平文选》) |
(2)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
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为深刻的岁月,是他的最后20年(1977-1997年)。这时他面对的复杂局面是:1.文化大革命走到尽头,……国民浪涌到了崩溃边缘。2.苏联在1991年轰然坍塌。3."四小龙"悄然兴起。(摘编自袁伟时《觅路与清障》) |
(3)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1)120年前(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日本割占了我国的哪些地方?
(2)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请列举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胜日军的战役各一例。
(3)作为中学生,你对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体现的精神有什么体会?
图片是反映史实的重要信息。比较和分析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四张图片反映了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3)概括指出上述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主题进行“课外学史”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识图学史】
图一中日在马关春帆楼签订和约的情形图二中国战区日本受降仪式
(1)导致材料一图一和图二两种结果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
【观影学史】
影片《血战台儿庄》它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阻击妄想进攻徐州的日军。在这场抗衡中,中国军队怀着杀敌报国的志愿,靠着惊人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有着怎样的意义?(3分)
【新闻学史】
新闻一: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2015年5月13日中国网
新闻二:习近平指出,我和普京总统已经决定,2015年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希望双方共同办好相关活动,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摘编自新华网
(3)根据新闻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政府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重大意义?
(4)根据新闻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俄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材料二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1)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是通过什么途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试举一例。
(3)材料三中,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举措?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或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