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分别由A、D与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A与C、E间分别形成甲、乙两种共价化合物,且甲有10个电子,乙有18个电子,则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4)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5)D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用电子式表示A、B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下列反应:3S+6 KOH = 2K2S+K2SO3+3H2O,据此作答: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3S +6 KOH = 2K2S+K2SO3+3H2O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3)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4)当消耗0.3 mol S时,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MnO4- Fe2+ H+ = Mn2+ Fe3+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4-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
B.Mn2+的还原性强于Fe2+
C.离子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1、5、8、1、5、4
D.生成1 mol 水时,转移2.5 mol电子

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 CO2后,再稀释到100mL。
(1)在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是①NaHCO3 ②Na2CO3 ③NaOH、Na2CO3 ④______________。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 mL(标准状况)。
②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现有十种物质:①铁单质 ②石墨 ③氯气 ④硫酸钡晶体 ⑤纯硫酸 ⑥盐酸 ⑦澄清石灰水 ⑧乙醇 ⑨熔化的硝酸钾 ⑩FeCl2溶液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与⑥反应:
③与⑦反应:
(3)H2O2能与酸性FeCl2溶液反应,请配平其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HCl+ H2O2+ FeCl2 FeCl3+ H2O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氧化产物是 ,当生成9g的水时,反应转移 mol电子。

①在 mol Al2(SO4)3中含0.3mol SO42,含Al3+ 个。
②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 ,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的体积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