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新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这一表格可以说明(  )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000
5876.0
29.4
1959
17000
6740.5
39.7
1960
14350
5105.0
35

 
A.国家收购比重与农业增长相协调
B.中国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牺牲
C.社会主义建设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自然灾害是农业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