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最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
A.法国的启蒙思想 | B.空想社会主义 |
C.英国的宪章运动 | D.巴黎公社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在一篇题为“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的文章中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始皇消灭的“旧时代”最主要是()
A.分封诸侯的时代 | B.土地国有制的时代 |
C.分裂割据的时代 | D.世卿世禄制的时代 |
下面两图中的工程或工具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是()
A.粮食运输 | B.灌![]() |
C.围湖造田 | D.扩大耕地 |
1943年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