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以下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①“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②“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③“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A.①孔子 ②李贽 ③顾炎武
B.①墨子 ②王阳明 ③王夫之
C.①墨子 ②李贽 ③顾炎武
D.①孔子 ②王阳明 ③王夫之

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不能得出(  )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

A.崇尚“富而好礼” B.士商地位完全平等
C.鄙视“货殖功利” D.重农抑商观念废弃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的历史特征。据此推断这个朝代是(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官营手工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出现“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