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废止旧历,以阳历为“国历”,将旧历节日“改用国历月日计算”。然而,阳历节日只有机关学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旧历节日期间,街市仍分外热闹,乡下百姓更表示“头可杀,旧年非过不可”。这体现出( )
A. |
科学知识与迷信观念的博弈 |
B. |
城市新风与乡村旧俗的对立 |
C. |
工业文明与农耕社会的碰撞 |
D. |
政府政策与民间传统的冲突 |
下图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
A. |
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 |
B. |
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
C. |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
D. |
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 |
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旨在( )
A. |
改革税收制度 |
B. |
改进教育方法 |
C. |
增强国家认同 |
D. |
引导社会风尚 |
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
A. |
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
B. |
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 |
C. |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
D. |
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
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 |
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
B. |
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
C. |
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
D. |
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