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①自云阳洞口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②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③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而下,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④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其  亦  知  勤  事  之  酬  耶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自云阳洞口行四十步   (       )
(2)水坐                 (       )
(3)即港之阳               (       )
(4)太息而返               (       )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文章第③段分别从                  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                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③遂反溯流逆上矣()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下面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求二石兽于/水中 B.还来就/菊花
C.士不可以不/弘毅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讲学家判断石兽所在的理由是什么?老河兵判断石兽所在的理由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甲 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解释下列短语。
(1)此危急存亡之也:
(2)简拔
(3)妾是以求去也:
(4)夫问其
选出下面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选项。()

A.以光先帝遗德。 B.以告先帝之灵。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御以实对。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亦,常有以自下者。
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明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阅读从《出师表》《隆中对》节选的甲乙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8题。 (17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
③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④由是先主遂亮( )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答: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答:
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
“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
答:
有人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隆中对》刘玄德问计;下联:
根据甲乙两段文字,描述一下,在你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文言文阅读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5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句子。
与“妻曰”中“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土石何 B.植然
C.安陵君许寡人 D.真无马邪

解释加点词

A.邹忌八尺有余: B.吾与许公美 :
C.面寡人之过: D.时时而进 :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A.齐国疆域辽阔,城市甚多。 B.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C.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D.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王。

翻译(6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弃市:一种刑罚。
下列加点的“以”与“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怪之矣 B.属予作文记之
C.可一战 D.皆美于徐公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御史中丞。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太子数手为之请罪 书:罔不肃然罔不:
望滋甚恚:④帝忿之益:
翻译下列句子。
(1)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
答:
(2)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